查看: 464|回复: 0

一代人的回忆:放麦假,拾麦穗!

[复制链接]
楼主
跳转到指定楼层
发表于 2025-5-24 11:0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
一代人的回忆:放麦假,拾麦穗,帮老师收麦




原创:下湖张、执笔抒心




收麦子的季节到了。看到新闻里联合收割机奔忙的场景,让人不由想起三十年多前收麦子的往事。
那时候收麦子是有专门的假期的。不知道南方有没有,但是在北方广大的小麦产区,都是有麦假的,也叫麦忙假。放假时间不记得了,大约在“六一”前后。麦假通常要放10天左右。在秋天,还有秋忙假。这个麦假主要针对农村地区的中小学。因为老师是农民,需要收麦子,学生也需要回去帮家里收麦子。
为了让所有劳动力都能参与到抢收的队伍中去,麦假应运而生。学生与老师大多都是同村人,放假前夕,老师通常会邀请几位同学去帮忙收麦子。老师问,谁家麦子收得快的,有时间的来帮他收麦,那个时代,学生对于能够帮老师干活,会感觉很光荣。往往有很多踊跃报名的。
这个时候,学习成绩放一边,不管谁举手,老师都会很开心。我记得我五年级的麦假,班上有会开拖拉机的同学,直接开着自家的拖拉机给数学老师家收麦子。老师乐坏了。收麦子的速度直接提升一倍。那些时候,师生关系多么和谐啊。尽管平时老师又揍又骂的,这一刻干活的时候却是开心的。
干完了活,老师会买冰棒、买冰袋犒劳我们帮忙的同学,中午的时候,也有时会在老师家吃饭。这些事情放在现在简直不敢想象。别说老师邀请学生去干活,学生主动去,老师也不敢要啊!出了问题,出现危险,谁也担负不起。那个时候老师没想那么多,家长也不去想。学校也不会管。一切都还很单纯。
收麦子的时候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——拾麦穗。在收麦子的间隙,或者自家的麦子收回来之后,我们会主动去田野里拾麦子,所拾得的麦子卖钱之后可以作为自己的零花钱。家长很支持。我喜欢与小伙伴们一起行动,每个人拿个蛇皮口袋,或者挎个篮子,结队出发。在广袤的麦茬地里,寻觅农民遗留下来的麦穗。只要仔细找,总会有收获的。再仔细的人家,也很难做到一个麦穗不落下。捡漏的快感不亚于现在微信上抢红包。有的时候遇到马虎的人家,一块地能捡到很多麦穗。看到蛇皮袋一点点的鼓起来,成就感满满。
傍晚的时候,如果累了,就找些麦秸杆点燃起来,把捡到的麦穗放在火上烤,浓烈的香气一会儿就散发出来,等到麦穗烤黑了,用手一撮,外面的麦壳就掉了,就可以品尝麦子的味道。那味道香脆可口,很让人回味。
夕阳西下,我们背着沉甸甸的麦穗往回走,脚下是坑洼的土路。那些日子很远很远,又仿佛很近很近。
那些日子真的存在过吗?似乎是一场梦!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我们: 0516-86238929/0516-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: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
版权所有: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09074357号-20 苏B2-20140211号 法律顾问: 朱仕宝(13905222752)

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