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会场变 "刑场"!他被带走现场曝光!某些官员进会议室都有 “后遗症” 了?
原创:中央知事
今看到一条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的《忏悔实录》栏目放出了一个反贪视频 —— 德阳官员谢海洋在会议现场被带走的全过程曝光。这一画面就像一颗深水炸弹,瞬间在德阳炸开了锅。这反腐 “剧场效应”,把公开执纪的震慑力展现得淋漓尽致。 赞 他被带走现场曝光!某些官员进会议室都有 “后遗症” 了? 观看更多转载,会场变 "刑场"!他被带走现场曝光!某些官员进会议室都有 “后遗症” 了?
其实,中央巡视组搞的这种“会场带走”模式,正在改变整个政治生态。当留置决定在大庭广众之下执行的时候,那种震慑效果,比神秘而悄悄调查要厉害多了。
据说,原副省长王某,在省委专题会上被带走时,手里的茶杯 “哐当” 一声掉在地上,茶水洒得到处都是。
后来专案组在他办公室发现了个密室,里面藏着几千瓶茅台酒,全被伪装成矿泉水瓶,这掩耳盗铃的操作,简直把人看笑了。
为啥要用这种 “明牌打法”?这种 “会场带走” 的威力颇大。
这就跟破窗效应一样,第一个 “坏窗户” 被抓住,其他人立马慌了神,生怕下一个轮到自己。
看到网上体制内有人调侃说,一些官员进会议室都有 “后遗症” 了,时不时往门口瞟两眼,心里直打鼓,总担心突然冒出几个纪委的工作人员。
以前开会是权力的象征,大家争着表现,现在开会成了 “高危时刻”,不少人心里都犯嘀咕:今天不会出事吧?
开会如坐针毡!官员频现 "门口恐惧症",纪委这招让多少人夜不能寐?
这种心理变化,实实在在反映出权力运行的规矩彻底变了。
有人可能觉得这阵仗太大,但其实都是严格按《监察法》来的。
就像香港廉署的 “咖啡厅逮捕”,在大庭广众下把贪官带走,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,震慑效果直接翻倍,能把那些侥幸心理彻底粉碎。
这些场景虽然荒诞,却真实地发生在反腐风暴中,最戏剧性的要数江苏省委原常委、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。
2015 年 1 月 4 日在南京市委常委会上,听到审查决定后,他竟然想撞窗逃跑,结果被防弹玻璃弹了回来。
原来专案组早有准备,楼下铺了气垫,连窗框螺丝都做了防拆卸处理。
后来他在留置室里写了 几十页的忏悔书,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呢?
说到底,“会场带走” 不仅是抓几个贪官这么简单,更是要把 “莫伸手,伸手必被捉” 的道理,刻进每个掌权者的骨子里。
反腐没有终点,只有不停歇的进行曲——这或许正是新时代反腐斗争最具创造力的破局之道吧。
下一个在会场被带走的会是谁?
![]()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