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3219|回复: 0

国画梅花图 当代画家石荣禄梅花图作品欣赏

[复制链接]
楼主
跳转到指定楼层
发表于 2018-10-12 10:0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来自: 河南郑州
经常有人这样问我:“家里挂梅花好不好?”很多人喜欢梅花,却对挂在家里有所顾忌,不知道家里到底适不适合挂梅花。其实,在小编看来,很多装饰画常常运用汉语的谐音来表示某种寓意。而梅花图作为吉祥画,却是用象征手法来表达的,家里挂梅花是完全可以的。
  从风水角度讲,客厅挂梅花图是完全可以的。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,它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,更以它的冰肌玉骨、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。梅以它的高洁、坚强、谦虚的品格,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。
  石荣禄梅花图《红梅报春》装饰客厅效果图展示:
  一、梅花的象征
  1、梅花有五个花瓣,象征五个吉祥神,也就有了梅开五福的说法。梅开五福中的五福:一是快乐、二是幸福、三是长寿、四是顺利、五是和平。
  2、梅花代表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,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。梅为天下春,这是梅的最可贵之处。梅花是岁寒开花,寒梅报春,象征吉祥喜庆。
  二、适宜挂在客厅的梅花图欣赏
  推荐一:铮铮铁骨红梅图 石荣禄新品花鸟画《铁骨生春》
  【推荐理由】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,与兰花、竹子、菊花并称“花中四君子”,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它先众木而开花,先天下而春,它傲霜斗雪,风骨高洁,深受古代文人雅士的赞颂。石荣禄此幅《铁骨生春》,便将梅花盛开的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,写意的技法更能彰显梅花的韵味,挂在客厅,美不胜收。
  推荐二:石荣禄国画梅花图《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》
  【推荐理由】石荣禄此幅作品,几只交错的梅花树枝,花色深深浅浅,老干新枝,昂扬向上,红梅娇美,粉梅雅洁,竞相盛开,形成对比,可谓韵味独具。挂在客厅,欣赏之余似可嗅闻到阵阵清香,运用国画写意赋予梅蓬勃的生命气息和时代精神,装饰收藏皆相宜。
  推荐三:石荣禄八尺横幅梅花图《梅开五福》
  【推荐理由】这幅迎春之梅,构图巧妙,敷色典雅,石荣禄巧妙利用色彩、墨色的浓淡使空间层次分明,画面中梅花盛开,婆娑起舞,花色虽不同,但繁而不乱,别出新意,层层叠叠,朦朦胧胧,显示出了梅开时枝干劲俊、生机盎然的艺术效果,别有一番诗情画意。
  推荐四:石荣禄六尺横幅梅花图《铁骨傲雪》
  【推荐理由】因其所处环境恶劣,却仍在凌厉寒风中傲然绽放于枝头,梅花也是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,是民族魂代表。石荣禄这幅《铁骨傲雪》,疏影横斜,暗香浮动,品赏间令观者似踱步其中,流连忘返。整幅作品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梅花傲雪凌霜的形美与神美,雅俗共赏之作适合悬挂在酒店、客厅、餐厅等地。
  推荐五:石荣禄新品四尺横幅梅花图《红梅报春》
  【推荐理由】这幅梅花图,是以红粉两色梅花入画,多写淡雅粉梅,红梅虽是简洁几朵呈现,却添得明丽喜悦的气息,艳而不媚俗实在难得。作品构图疏密有致,笔墨变化自然生动,枝条穿插,花朵莹润,富有韵味,以独有的意境美诠释着传统艺术的精髓,在作者的情感演绎之下,也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,气质的表达,值得拥有。
  三、当代最擅长画梅花的画家简介
  石荣禄,字石峰,号天山居士,别署荣石斋主。1959年生于中原古城(陈州),慈善书画家,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水平考级专业一级,易从网签约画家。
  石荣禄创作梅花作品
  现任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国榜书家协会会员,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,中国榜书家协会中原分会常务副主席,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,2015年度爱心慈善书画家,河南兰亭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,河南天山美术馆馆长。
  石荣禄先生1959年生于中原古城(陈州),现居郑州。自幼酷爱书画,书临北碑,兼习南帖,尤喜行草,于二王、赵孟頫、孙过庭用功最勤;画学郑板桥、王雪涛、李苦禅、潘天寿等名家画谱、深得前人笔意而不泥古,善作长卷大轴。其挥豪自如,成竹在胸;其作品风骨峻拔,气度恢宏。
  作品“铁骨生春”被文化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榜书委员会主席苗小龙先生收藏!
  石荣禄先生说:“书画是一门很高雅的艺术,它不但陶冶人的情操。还能带来快乐、体现了人生价值,书画会伴随着我的一生。我会沿着绘画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,用画笔描绘出人间的真、善、美和我们的幸福快乐的生活。”

分享到: 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我们: 0516-86238929/0516-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: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
版权所有: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09074357号-20 苏B2-20140211号 法律顾问: 朱仕宝(13905222752)

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