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5279|回复: 9

下地干活为什么叫“下湖”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6-19 12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
方言趣谈——下地干活叫“下湖”




原创:下湖张、执笔抒心







在我的家乡,人们把下地干活叫作“下湖”,比如“下湖割麦”,“下湖起花生”,“下湖砍玉米”等等。
明明是一片平原旱地,为何有下湖的说法呢?表面上看似乎与湖毫不相干。不仅如此,我们很多村庄地名也都与“湖”有关。我们庄叫下湖张,附近还有赵湖、傅湖、汤湖,丁湖。还有很多地名带“圩”(wéi),张圩、卢圩、朱圩、邓圩、吴圩……这个圩,字典解释是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。
一切似乎都在暗示这里曾经是与水密不可分的地方。小时候我疑惑过,但是大人们也解释不清,他们说这就是一种方言。
直到前两年偶然的一次机会,才知道这“湖”的背后的历史脉络。相传在皖北地区,特别是宿州,历史上曾是一个水乡泽国。唐宋时期的宿州,淮河以北地区遍布大湖,如陴湖等。这些湖泊在唐宋时期对当地经济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。到了南宋光宗绍熙五年(1194),黄河决口夺淮,淮河入海通道堵塞,导致大量泥沙沉积,湖泊逐渐变为滩地。
明清以来,为应对人口增长,当地通过修筑堤坝、排水开垦等方式,将许多湖洼地改造为农田。为了生存,当地人开始在湖滩地上开荒种地,这种生活方式代代相传,形成了“下湖”的说法。
在皖北和苏北的农村地区,人们习惯将下地干活称为下湖。这种称呼不仅反映了当地人对湖泊的记忆和依赖,还因为这些地区曾经是水乡,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湖泊密切相关。
即使在今天,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这种称呼,反映了当地人对历史的记忆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。
由于方言的影响,我对于“湖”的理解一直有偏差。提到湖,我的脑海里总是一望无际的庄稼,很难把它与一片白茫茫的水域联系起来。现在想想,这也算是一份独家记忆了。
已是五月中旬了,再过十几天,湖里到处是忙碌的丰收景象——下湖收麦。
你有多久没有下过湖了呢?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5-6-19 14:10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6-20 12:0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5-6-20 20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
庄稼地一般都比住的地势洼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3 11:5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江苏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3 11:5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江苏
dpdg1 发表于 2025-06-20 20:47
庄稼地一般都比住的地势洼

有道理,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5-7-4 15:4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
家里有人去世了下葬那天也叫下湖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5-7-4 19:4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
不错不错,楼主的说法有道理哈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5 09:25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
尘缘未 发表于 2025-07-04 19:45
不错不错,楼主的说法有道理哈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10 22:04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江苏南京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我们: 0516-86238929/0516-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: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
版权所有: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09074357号-20 苏B2-20140211号 法律顾问: 朱仕宝(13905222752)

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