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5153|回复: 0

勤俭持家读书明理

[复制链接]
楼主
跳转到指定楼层
发表于 2017-7-14 11:03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来自: 江苏
勤俭持家读书明理



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在家庭中的绵绵传承,是每个家庭教育智慧的生动体现,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。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,子女晚辈的学习吸取,代代相传,便形成了家风。

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,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传承着是一种朴朴实实的家风---勤俭持家,读书明理。

勤劳节俭是母亲始终恪守的家风。母亲是一个朴实善良、勤劳节俭的人。为养成我们姊妹几个的良好行为习惯,母亲始终坚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约束我们的行为。从我记事起她总是那么辛劳,家里地里,忙里忙外,照顾老的,拉扯小的,用她那早就长满老茧的双手辛勤劳作,积攒生活。母亲常说“省下的就是挣下的”,大集体的时候我们兄妹几个都正在长身体,又都在上学,我们家每年总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日子,虽然母亲省了又省,但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,母亲只好向别人家去借粮食,等秋天分了粮再还人家,第二年不够吃了再去借,就这样借了还,还了借。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,母亲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们,她只吃些残汤剩菜,有时是开水馍馍就咸菜,有时是拌汤糊糊窝窝头。有母亲在,我们家的碗里不会剩一粒米的,她经常吃我们姊妹几个吃剩下的饭;有时我们吃馍馍时掉下的渣渣子,她一定会捡起来吃了。为了让我能在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,母亲改掉了她仅有的一件白衬衣……由于母亲的勤劳节俭,我们的生活在艰难中妥妥地向前挺进,岁月一天比一天滋润。

转眼,我们姊妹几个已经成家立业,生活殷实,但受母亲的影响,我们在生活上从不铺张浪费,在点点滴滴中省钱、省物,我们姊妹几个家里的卫生间都放了个水桶,每天洗脸洗手后水都收集起来冲马桶。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话:“省下的就是挣下的”。

父亲一直秉承读书明理的家风。父亲年轻时因为家庭原因只上过六天学,但他通过自学,能够读书看报写信,后来还当上了小队长呢。“一时强弱在于力,千秋胜负在于理”,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蕴涵就是“读书明理”。父亲虽然是个农民,但明白这些道理。

小时候家里穷,但父亲还是把我们一个个都送进了学校,及时接受教育。父亲自己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,尽量不让我们姊妹几个做家务,抽出时间多读书。父亲说的最多的话就是:“农村娃只有多读书才能跳出‘农门’,只有多学习才能明事理,只有读书明理将来才能有出息。”

我上小学的时候,一次学校要收10元钱,可父亲一时没钱给我,我哭闹不成甚至采用了不吃饭来“威胁”。父亲一个人蹲在地上抽烟,一根烟抽一半又掐灭了,一会又点上了,抽到都要烧嘴了他还舍不得扔了,他抽着烟皱着眉,时而还会发出几声叹息。最后父亲把托人从集市上买回来的几盒烟便宜卖给了邻居,给我凑够要交的钱。后来,为了让我们读书,父亲硬是把他最喜欢抽的烟给戒了。

父亲对我们很严厉,对我的要求尤其严格。我和弟妹发生“矛盾”,父亲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地“收拾”我;我考一百分,他从来不表扬我,可我要是有一次没考好,父亲是不会“放过”我的。在父亲的严厉要求和全力支持下,我们姊妹几个先后都考上了学,在我们村子里都“出名”了。我要去外地上大学了,母亲抹着眼泪舍不得我离开,父亲却笑得合不拢嘴,从不喝酒的父亲第一次喝酒了,只一小杯就满脸通红,但无法掩饰那幸福的微笑……

勤劳节俭持好家,读书明理做好人。父母亲传承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,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。我们接过父母的接力棒,继续传扬,让美好的家风代代相传。

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,润物无声地影响家人的心灵。文:心随缘

分享到: 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我们: 0516-86238929/0516-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: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
版权所有: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09074357号-20 苏B2-20140211号 法律顾问: 朱仕宝(13905222752)

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