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50095|回复: 0

功力深厚的书法家李传波 他的字透露着一股浩然正气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5-18 11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河南郑州
元代韩性曾在《书则序》中讲:
书果无则乎?书,心画也,短长肥瘠,体人人殊,未可以一律拘也。书果无则乎?古之学者,殚精神,縻岁月,临摹仿效,终老而不厌,亦必有其道矣。盖书者,聚一以成形,形质既具,性情见焉。异者其体,同者其理也。能尽其理,可以为则矣。

李传波传神大作《沁园春雪》
韩性在这段文字中突出强调书之“理”字,“理”即为书之法则,指的便是书法宜合乎一定的法则与规矩,尽管历代书家有着多种多样的风貌,但其中必然蕴含着永恒的规则。李传波书法,承继启功,上溯古人,正可谓得书法之“理”,继而近“道”。若得此“理”,非夏练三伏,冬练数九之功而不可得。这种严谨的书家态度、苦心孤诣之精神在当代书界尤为难得。
李传波之于书法,自幼受家父影响,酷爱书学,持笔勤书,从孩童时期即陶染于墨香之间。这种从认知世界开始便练就的功夫奠定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力的基石。

李传波新品红竹画《咏竹》
【对于习书者,功力乃为其一,习书之态度尤为重要】
李传波独爱书法以至于痴,精读诸多书法理论著作,临习欧、颜、柳等经典法帖,从无懈怠,以九死其尤未悔之心,终得今日成就。
李传波书法以楷书、行楷为长,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拜中国国学大师、书法家启功为师,沉潜八年之久,如琢如磨,终于形成承继启功书体,又独有个性的个人风格。

李传波四尺横幅绿竹画《咏新笋》
【师承启功,遵循师教,让启功体书法墨香满天下】
众所周知,启功先生的书法是从传统书法走出来的,深得传统书法之精妙,其楷书干净利落、周正端庄,又雅俗共赏。李传波的书法便很好的传承了启功书法的精髓,达到形神皆似的境地。
李传波为人谦逊,尊师重道,牢记启老之教诲,致力于发扬启功书法。他曾说:“启功老师多次对我讲,一定要把草书当作楷书去写,这样用笔轨道才能准确,才能做到力透纸背,才能兼顾每个字的间架结构、每篇字的布白章法,才能把握好用墨的浓淡干湿,才能写出更好的书法作品,我要遵循师教,让启功体书法墨香满天下。”

李传波新作《劝学佳句》
【写好中国字,做好中国人】
李传波作为启功之传人,早已经名满神州,但他甚为谦虚谨慎,常自称:当代启功体书法艺术的积极追求者。追问原因,他表情肃穆地说:启功先生创立的书体博大精深,深受人民喜爱,钻研习练者数不胜数,谁敢称之第·一。李传波先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把写好中国字、做好中国人作为自己的使命。
李传波先生书法作品字如其人,下笔稳如泰山,中锋书写有入木三分的力量而不失灵活轻盈,用墨浓淡适宜而又干净利落。其于章法布白,行文之中,气韵贯通,生动有趣,宽博雅致。传波先生用笔一大特点便是温润,无论是用笔之虚实,他总能在毫厘之间展现书法创作中主体的从容与镇定,自由与收放自如,刚柔并济,线条圆润优美,极富文字之生命活力与书法艺术之灵动。总而言之,李传波的书法,有尺度,有规矩,有形式美,有意蕴,有精气神,又可谓得传统书法的内在之“理”。

李传波斗方书法《天行健》
【字品如人品,字正人端正】
中国文艺有一大特点便是强调“人品”与“画品”的关系。李传波自幼恪守遵守孝道、勤俭节约、勤学知识、助人为乐的祖训,中华传统美德的滋润也大大助益了他的艺术创作。在其母生病期间,李传波竭尽家产,日夜守候,以报春晖之恩。即是孝心撼天动地,却无奈病魔的冷酷。其母辞世后,李传波悲痛欲绝写下一万五千字的悼文——《报母恩》,其中有几句话这样写道:
娘生儿就好比墙上拉犁,若一步登空了,命难保全…… 严父的教育苦犹能可报,慈母的养育恩终难报完,子孝敬孙相依循环常理,无义人难养忠孝儿……
细细读着此文,其报恩之心,令人动容。

李传波新品雪竹《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》
郭若虚在《图画见闻志》中曾写道:“人品既已高矣,气韵不得不高;气韵既已高矣,生动不得不至。”

李传波书法作品《择居仁里和为贵善与人同德有邻》
李传波即有如此孝心,如此人品,如此修养,也必然在其创作的作品之中流露出来。其作品令人赏心悦目,清雅飘逸,厚道而略显挥洒,含蓄内敛而又有严谨,其以游刃有余的笔法和严谨的表达自己心中完满的理想境界,每件作品都显示出他对生命的尊敬,对书法的爱与热情、善与真诚。可以说,李传波的作品令观者感动心旷神怡的不仅仅是书法的形式美,还有其间散落的艺术家本人的才情与思想,品德与操行。这种情感上的感动与审美上的怡情悦性的完美结合,是人品与艺品的完满融合,真可谓“尽善尽美矣”。

李传波绿竹画《咏竹》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我们: 0516-86238929/0516-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: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
版权所有: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09074357号-20 苏B2-20140211号 法律顾问: 朱仕宝(13905222752)

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