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529|回复: 0

一封举报信,两个农村家族的"恩怨纠缠"

[复制链接]
楼主
跳转到指定楼层
发表于 2020-8-6 17:4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
一封举报信,两个农村家族的“恩怨纠缠”
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6月9日




·2018年6月11日,河南省濮阳县梨园乡振兴村的李为民网上举报:

“村干部李某录等人将4户低保户的低保金分配给不应该享受低保政策的群众。”

·2018年11月24日,河南省濮阳县纪委监委干部张春芳跑了一千多里路,来到北京顺义一工地,给在这里打工的振兴村实名举报人当面反馈:

“决定给予李某录撤销党内职务处分,鉴于其已于2018年4月27日辞去党支部书记职务,决定给予李某录党内严重警告处分(影响期二年)。”

李为民非常感动,对张春芳说:“没有想到老家纪委的同志对我们普通百姓这么关心,没有想到我反映的问题你们都给解决了,更没有想到你们还跑了一千多里路当面给我反馈!”他在反馈意见表上签写:“我对濮阳县纪委监委调查处理的结果非常满意,我从此不再反映。”

调查细节


“你反映的问题给乡里说过没有——”

“你就别提乡里了,我根本不相信他们。如果他们能办的话,还用我一而再,再而三地向你们反映吗?”

濮阳县纪委监委干部张春芳本打算让乡里协助一下,结果,遭到了举报人的强烈反对,且情绪激动,言辞激烈。电话中断,再拨则无人接听。

原来,这事乡里以前处理过,但举报人不满意,就反复举报。据了解,举报人李为民十几岁就外出打工,足迹遍及全国各地,目前在北京一建筑工地上带班。他长年在外,见多识广,办事老练,村民们凡是有事儿就找他,算是大伙的“代言人”“主心骨”。

这次,家里人给李为民说了情况,他写成举报件发到纪检监察机关的举报网站上,最后转办到了县纪委监委,由张春芳负责办理。

眼前最要紧的是如何打破僵局,张春芳思索再三。经多方打听,了解到李为民个性强,脾气犟,但很讲义气。人家毕竟是个“老板”,白天肯定忙,到了晚上吃过饭,约摸着时间差不多了,张春芳才拨通了李为民的电话。

“为民,你是多年在外打拼的人,阅历丰富,朋友众多,咱俩虽然没有见过面,但是,咱们是老乡,我也想给你交朋友。”

“我今年43岁,我应该是兄长了。”

……

两个人一番家常式谈话过后,李为民的态度明显改变了。为了试探县纪委监委办案人员的诚意,李为民又提出一个要求:“作为村支书,李某录却有两个户口,你们应该如何处理?”

纪委监委到乡派出所核实情况后,发现问题属实,督促派出所依法注销。张春芳在分管户籍的民警身边给李为民打电话:“你反映的两个户口的问题属实,现已注销一个。”

李为民对张春芳的信任更增进了些,就给他提供了更多线索。

根据李为民提供的信息,张春芳等人驱车100多公里来到山东菏泽,在一建筑工地上,走访调查给李为民提供举报信息的三名振兴村村民。当天晚上,三名村民与李为民电话交流,他们对濮阳县纪委的调查充满信心。

张春芳带领核查组冒酷暑走家串户130多家,深入田间地头取证100余份,15次就地联系举报人。终于查清事实,把不应该享受低保政策的4家农户全部清退,低保金归还原主。

但是,事到这里,还没有完。

举报背后,还有隐情。

举报双方的身后,站着当地两个比较大的家族。原来他们家族里都有人是村两委班子成员,在工作中有矛盾,慢慢形成了家族矛盾,揪着对方的问题举报。所以看似普通的举报,纠缠着两个家族的恩怨,如果纪检监察机关只就事论事地处理,根子上的问题没解决,他们还会反复反映。

在当地,一个大家族有几百人,家族里都有代表人,说话最有分量。纪委监委就从这些代表人身上做工作。

这次振兴村的案件,张春芳与核查组6次把双方长辈及有头脸的人物召集在一起,坐下来,扑下身,找症结,解疙瘩。最终这些人被说通了,心结解开了。

为了把事情办完美,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,周五下班后,张春芳与王永伟两人登上开往北京的火车,去向举报人李为民当面反馈处理结果。

为啥还要专程跑趟北京呢?张春芳说:“李为民是举报人,又是家族的代表,把他的工作做透了,他们家的工作就做透了。”

果然,李为民特别感动,表示对县纪委监委的处理结果很满意,不会再反映。

而在振兴村,举报人与被举报人之间几个家族的恩恩怨怨,也“随风化解”,村里迎来了久违的和谐气氛。

纪法小课


在当地,很多重复举报、多次反映,背后都有个人矛盾、家族矛盾的因素。

如果纪委监委只是查清原委,该处理的处理、该澄清的澄清,张春芳认为,这还不够。

“化解矛盾很重要,不处理清楚,下一步还告。”他说,如果举报人和被举报人之间的矛盾没解决,举报人不满意,就会多次反映,告个十来年的都有。

办理这类信访,既要“治标”,也要“治本”。要把事实查清楚,还要化解举报双方的心结。

张春芳说:“别看这只是一件普通的低保金问题,在个别农村,干群关系、邻居矛盾、家族恩怨等可以说是乱如一团麻。稍有不慎,一个环节处理不当,简单的问题就会复杂化,甚至埋下更大的隐患。”

这反映了当地农村的常见情况——一些家族间明争暗斗,相互压制攀比,因小事产生纠纷。家族矛盾是比较常见的影响当地社会和谐的问题,很多信访举报都是这种矛盾的一个反映。

这就需要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更实事求是的处理方式。一方面依规依纪依法调查,还原事实,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。另一方面,要把举报人的思想做通,帮助化解家族矛盾。

“一案激起千层浪,水落石出稳一方”。看似解决的是一个普通举报,其实改善了整个村的和谐稳定。毕竟在家族传统浓厚的中原乡村,家族间、邻里间和谐了,村子的整体风气才能更加向善向好。

对辛苦一趟的县纪委监委来说,这努力也才不白费,达到了最好的目的——政治效果、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琰  河南省濮阳县纪委监委宣传部 赵星涛)

注:文中振兴村、李为民均为化名




分享到: 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我们: 0516-86238929/0516-86006008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:15351650066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184643696@qq.com
版权所有: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09074357号-20 苏B2-20140211号 法律顾问: 朱仕宝(13905222752)

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107号